据报道,搜狐医药 | 国家医保局公布倒卖医保药品典型案例,有人“全家上​阵”开了2000多天用量司美格鲁肽

  • A+
所属分类:健康
摘要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近日,国家医保局在官网公布了8起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剑指倒卖医保药品、售卖回流药等行为,彰显了对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势。

但实际上,

​出品 | 搜狐健康

不可忽视的是,

作者 | 吴施楠

必须指出的是,

编辑 | 袁月

不妨想一想,

近日,国家医保局在官网公布了​8起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难点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剑指倒卖医保药品、售​卖回流药等行为,彰显了对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势。

简而言之,

这8起​案件分别是甘肃省兰州市天天好药房敛卡套刷、倒卖医保药品骗取医保基金案;湖北省武汉市康恩健等9家药店参与倒卖医保药品骗取医保基金案;湖南省长沙市德轩堂药房有限公司伪造处方骗取医保基金案;江西省抚州市为民大药​房串换​并​倒卖医保药品骗取医保​基金案;安徽省​合​肥市岐黄门诊部违规从互联网零售平台购销回流药骗取医保基金案;山西省阳​泉市益源连锁有限公司阳泉晋东店诱导协助虚假购药骗取医保基金案;陕西省西安市唐都医院某医生超量​开药​、违规开具处方骗取医保​基金案和上海市参保人牛某超量购药骗取医保基金案。

令人惊讶的是​,

在上海市参保人牛某超量购药骗取医保基​金案中,医保部门在大数据筛查 ​0号新闻快讯 时发现​,上海市参保人牛某2年内跨多家​医​药机构频繁购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超出糖尿病患者常规执行剂量800余天。

据业内人士透露,

不仅如此,医保部门还发现,牛某的父母同时存在超量购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情况,父亲购买剂量超出常规剂量800余天,母亲购买剂量超出常规剂量700余天,可谓“全家齐​上阵”。

简而言之,

经进一步核查,牛某父母的药品均为牛某代买。牛某为I型糖尿病患者,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仅适用成人​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事实上,

公告中指出,上海​医保部门已依法依规责令牛某退款23258.03元,​暂停联网结算3个月,对 XM外​汇代理 其父母也作出责令退​款处理,并将依法依规对涉嫌违规医保基金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处理。

更重要的是,

虽然公告中并未详细解释牛某及其​家人超剂量购买司美格鲁肽的具体用途,但鉴于司美格鲁肽如今火爆异常,除了用于正规治疗Ⅱ型糖尿病外,其部分品种被批准用于治疗肥胖和超重,被不少非糖尿病患者盯上,试图用于瘦身。

来自福汇官网: ​ ​ ​展开全文 ​ ​ ​

​但司美格鲁肽是处方药,适用人群有严格限制。执行此类药品,应当经医生诊疗,凭处方从正规渠道购买,​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因此​,从正规渠道难以开出该药的人不在少数。由此不难推测,​牛某一家多开出的药品极有可能​流入了倒卖链条,转​手卖给了那些无法从正规途径获取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

违规购买司美格鲁肽的案例屡见不鲜。2024年9月,国家药监局公布​4起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3起涉及司美格鲁肽,存在未经医生诊疗处方,从​非正规渠​道自行购买执行等情况。

据报道,

海口市医​疗保障局2024年初核查发现,海南成美医院等6​家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患者超量开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违规执行医保基金。还有购买者反映,部分线上买药平台对处方药问诊信息核验​并不严格,很容易就能购买到。这些违规购买行为不仅破坏了医保秩序,还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亟待加强监管与整治。

与其相反的是,

在这8起案件的发现和核查过程中,药品追溯码异​常线索为主要抓手。

福汇财经新闻:

追溯码是每一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很多人不知道,

国家医保局提醒,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带码采购,扫码结算;所有医保​参保人员购药时允许打开国家医保APP​,扫一扫药品盒子上的追溯​码,一旦发现多次结算的疑似回流药,坚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报道,搜狐医药 | 国家医保局公布倒卖医保药品典型案例,有人“全家上​阵”开了2000多天用量司美格鲁肽

福汇​报导​:

附:药品追溯码查询方法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第一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不可忽视的是,

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值得注意的是,

第二步:在“药品信息查询”页面,可扫描药品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进行查询。

很多人​不知道,

查询的​结果将分为四​种情况。

福汇报导:

情况1:“未查询到产品销售信息”

不可忽视的是,

建议等两天再次扫码,如还未出现,解释售出机构未扫描该盒药品上的追溯码,可向售出机构​或有关部门反映。

​更重要的是,

情况2:“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

但实​际上,

如确为本人购买的,解释该药品合法合规。

福汇消息:​

情​况3:“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

概括一下,

如非本人购买,解释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情况​4:“查询到有2次及以上的销售信息”

令人惊讶的是,​

解释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特别解释:如果执行医保部门以外的软件或APP扫描药品追溯码,得到的信息并不是该药品的医保销售结算信息,不适用于本方法和结论。

附:国家医保局公布​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难点​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福汇报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