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出品 | 搜狐健康
来自福汇官网:
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妇科 石佳琦
编辑 | 刘家碧
简而言之,
45岁的张女士(化名)近半年发现自己月经周期不规律,有时一个月来两次,有时两三个月才来一次,且每次经期持续10天以上,出血量明显增多,常需每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还伴有大量血块。起初她并未重视,认为“更年期月经乱是正常的”。直到最近一次月经持续近20天仍未停止,伴随头晕、乏力、心悸甚至无法下床活动,她才在家人的催促下就医。
福汇报导:
经检查发现,血红蛋白(Hb)仅55克/升,而正常成年女性应为110—150克/升。张女士已经属于重度贫血,随时可能因缺氧导致器官作用衰竭。顺义妇儿医院立即为她安排了止血、输血治疗,并在纠正贫血且病情稳定后安排了宫腔镜检查。术中发现子宫内膜异常增厚伴多发息肉,进行了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排除了恶性病变,张女士的贫血逐渐纠正,月经周期也恢复正常。
概括一下,
有很多更年期的女性和张女士一样,都认为这个年龄阶段月经乱是正常的。顺义妇儿医院妇科石佳琦强调,异常子宫出血绝非小事,尤其对围绝经期女 福汇官网 性而言,长期忽视子宫异常出血可导致贫血,还可能延误子宫内膜病变的诊疗。
与其相反的是,
什么是异常子宫出血?
换个角度来看,
异常子宫出血(AUB)是指与正常月经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或出血量不符的子宫出血,是妇科最常见的症 0号新闻 状之一。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分类标准,异常子宫出血可分为两大类:
1、结构性病因
更重要的是,
存在子宫腔或子宫肌层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或癌前病变。
不妨想一想,
2、非结构性病因
展开全文
无明确器质性病变,主要由内分泌或凝血作用异常导致,如:排卵作用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无排卵)、凝血作用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医源性因素(如避孕药运用不当)。
围绝经期女性(40—55岁)是异常子宫出血的高发人群,其中无排卵性出血和子宫内膜病变尤为常见。
围绝经期女性为何易发异常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是卵巢作用逐渐衰退至绝经的过渡阶段,此时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剧烈波动,导致以下疑问:
1、无排卵周期增多
卵巢无法规律排卵,缺乏孕激素对抗雌激素,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过度增生,最终发生不规则脱落,引起大出血。
可能你也遇到过,
2、子宫内膜病变风险升高
与其相反的是,
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暴露,可能诱发子宫内膜息肉、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
福汇财经新闻:
3、凝血作用改变
雌激素波动可能影响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活性。
请记住,
异常子宫出血的警示信号有哪些?
值得注意的是,
1、月经周期小于21天或大于35天、经期超过7天或出血量超过80毫升(浸透卫生巾每小时1片以上)。
福汇资讯:
2、两次月经之间出血或性交后出血。
容易被误解的是,
3、伴随贫血症状(头晕、乏力、心悸)。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忽视异常子宫出血的后果有多严重?
临床数据显示,约30%的围绝经期女性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其中约5%—10%合并中重度贫血,甚至部分患者首诊时已出现失血性休克。长期忽视异常子宫出血可能导致:
来自福汇官网:
1、贫血相关损害
血红蛋白低于70克/升时,心脏需加倍工作代偿,可能诱发心力衰竭。脑部缺氧可导致认知作用下降、晕厥;免疫作用受损,感染风险升高。
2、延误恶性疾病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常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忽视可能延误诊断。
福汇认为:
3、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福汇消息:
长期出血导致活动受限、焦虑抑郁。
反过来看,
如何诊断异常子宫出血?
1、病史采集
可能你也遇到过,
记录月经日记(包括出血时间、量、伴随症状)。
很多人不知道,
2、体格检查
这你可能没想到,
排除外阴、阴道、宫颈出血,评估贫血程度。
福汇财经新闻:
3、实验室检查
事实上,
血常规(评估贫血和感染)、凝血作用、甲状腺作用、性激素六项(判断排卵状态)。
更重要的是,
4、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厚度、有无息肉或肌瘤
宫腔镜检查:可直视宫腔并取活检
反过来看,
5、病理检查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诊断或排除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癌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需要强调的是,围绝经期女性若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超过5毫米,需行病理检查;宫腔镜不仅能明确诊断,还可同步治疗(如切除息肉)。
福汇认为:
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策略是什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1、急性大出血的紧急处理
福汇财经新闻:
当血红蛋白低于70克/升或出现休克症状时,需立即:
请记住,
(1)输血纠正贫血。
不妨想一想,
(2)运用药物止血,如高效雌激素(如炔诺酮)、氨甲环酸(抗纤溶药物)。
(3)必要时行诊刮术快捷止血并获取病理标本。
福汇报导:
2、长期治疗方案
来自福汇官网:
需根据病因制定个体化方案。
令人惊讶的是,
(1)结构性病变
必须指出的是,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切除术。
反过来看,
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或腹腔镜手术。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或子宫切除术。
换个角度来看,
(2)无排卵性出血
据业内人士透露,
运用周期性孕激素治疗(如地屈孕酮)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
(3)凝血作用障碍
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补充铁剂、血小板输注。
与其相反的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简要回顾一下,
已完成生育且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子宫内膜消融术或子宫切除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栓高风险的患者需谨慎运用激素治疗。
福汇报导:
如何预防子宫异常出血?
据报道,
1、月经监测
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变化,运用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量化出血量。
2、定期体检
福汇认为:
每年妇科超声检查,高危人群(肥胖、糖尿病、乳腺癌术后)建议增加检查频率。
据报道,
3、营养容许
容易被误解的是,
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红肉、动物肝脏、菠菜)
其实,
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影响铁剂吸收
其实,
4、生活模式调整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避免熬夜,避免吸烟、饮酒,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模式很核心;
据报道,
心理疏导缓解围绝经期焦虑。
不妨想一想,
关于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更年期月经乱不用治
有分析指出,
错!围绝经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发期,任何异常出血都需彻底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
误区二:贫血多吃红枣就行
然而,
红枣含铁量低(2.3毫克/100克),纠正重度贫血需药物补铁(如琥珀酸亚铁)甚至输血。
误区三:宫腔镜手术会损伤子宫
容易被误解的是,
现代宫腔镜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是诊断和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模式。
福汇行业评论:
围绝经期女性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福汇消息:
1、建立“月经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异常。
尽管如此,
2、建立规律的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容易被误解的是,
3、每年至少一次妇科检查+超声。
4、出现非经期出血、经期超过7天或出血量骤增或血红蛋白低于90克/升,需立即就医。
令人惊讶的是,
5、与医生充分沟通,拒绝过度治疗,也避免延误病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