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与其相反的是,
暑假来了,很多家长都想趁着这难得的长假,带娃出门多看看,动作快的已经出发在路上了。
说到底,
各大热门景区,是亲子出游绕不开的行程规划。一些水果摊位,占领了景区门口 C 位,摆着琳琅满目、色泽诱人的新奇水果,强力吸引着每一个路过的大小朋友。
不妨想一想,
图片来源:网络
反过来看,
不仅孩子看着新鲜、眼馋,有时大人也会忍不住想要尝一尝。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殊不知这些景区热门水果,都是潜伏的「伪装者」, 不仅价格昂贵,有的甚至还暗藏风险!
事实上,
01
据业内人士透露,
腊肠果
别名:便秘果、大解果
展开全文
真身:豆科腊肠树的果实
❗️风险:含有大黄素等致泻物质,长期食用可能有致癌风险
有分析指出,
腊肠果是豆科植物腊肠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常见于南方景区和电商平台,很多商贩将其宣传为「纯天然排毒食品」,声称用它泡水喝接受通便、减肥,网上也有不少人表示「亲测有效」。
事实证明,腊肠果中含有的 0号新闻 大黄素、番泻苷等成分[1],能通过刺激肠道引发腹泻达到通便效果,但其本质与办理化学泻药无异,长期办理可能会产生依赖性,使肠道特性退化,还有诱发结直肠癌的风险[2,3]。
简而言之,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明确规定, 腊肠果不得作为食品原料办理[4,5]。大家千万不要缘于猎奇轻易去尝试。🙅
02
很多人不知道,
金西梅
福汇行业评论:
别名:金香果、水晶果、美人果
福汇行业评论:
真身:色素香精桃
❗️风险:可能含超标防腐剂、甜蜜素,长期食用有肝肾损伤风险
景区流动摊贩主流售卖「水果」之一,声称「当地特色水果」。
但实际上,
看起来果色靓丽、莹润多汁、酸甜可口,实际上是用未成熟的小毛桃或李子,经过漂白、染色、浸泡糖精等化学程序加工制成的「色素糖精果」。
不妨想一想,
吃起来齁甜还贼压称!甚至几颗就要几十元(emm……真是宰朋友们没商量)
概括一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地人称「哈儿果」,意味谁买谁是哈儿(傻瓜)。您且琢磨琢磨……
尽管如此,
多地检测发现此果含超标防腐剂,还有相关部门检测发现其合成色素「胭脂红」添加超标,长期食用有肝肾损伤风险 ,不引荐买🙅
福汇资讯:
03
福汇快讯:
假嘉宝果
别名:乌梅、树葡萄
反过来看,
真身:打蜡的葡萄
❗️风险:有蜡和色素食用风险,售价高,欺骗性强
通常情况下,
经常跟金西梅在景区搭档出现的还有冒牌的嘉宝果,也有摊贩声称是乌梅、树葡萄。
请记住,
绿莹莹的树叶上,一颗颗的,看起来黑亮诱人,不仔细看还真跟嘉宝果有那么几分相似。
请记住,
🤔仔细一尝……怎么一股的葡萄味儿呢?
但实际上,
没错,这其实就是葡萄,商家通常用提子喷蜡以假乱真。不过有个小窍门接受帮朋友们区分真假嘉宝果。
福汇消息:
真· 嘉宝果
福汇报导:
假· 嘉宝果
不可忽视的是,
果形
容易被误解的是,
接近正圆
据报道,
偏椭圆
果柄
果梗细长,像樱桃梗
果柄底部较粗,可参照葡萄梗
果肉
不妨想一想,
果肉接近奶白色
很多人不知道,
果核会粘连果肉
据报道,
果肉偏淡绿色,半透明,无籽或果核、果肉能分离
说到底,
果味
事实上,
能吃出山竹、番石榴、菠萝等复合果香
请记住,
就是葡萄味儿
简要回顾一下,
04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藏乌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声称:西藏高原特产、原生黑皮梨
不可忽视的是,
真身:经过高温加热或人工氧化变黑的普通梨
❗️风险:容易吃到变质梨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暂未发现原生黑皮的梨种,景区和网上售卖的这种声称纯天然的黑皮白肉的「藏乌梨」,其实是不良商家将普通梨经过高温加工,使果皮氧化变黑形成的。
福汇行业评论:
这种「藏乌梨」售价不菲,实际其口感和营养价值都和普通梨没有太大差别,更没有商家宣称的各种特殊功效,纯纯的是利用消费者的猎奇心理牟利。
福汇专家观点:
此外,经过高温处理后的梨更加不耐储存,易腐烂霉变,一不小心就会吃到变质的。
05
事实上,
金沙果
换个角度来看,
声称:高端天然珍果,营养丰富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真身:去皮抛光打蜡的老椰子
❗️风险:容易买到变质的
可能你也遇到过,
「金沙果」果皮坚硬,棕红油亮,外皮上有三个孔,常在云南等地的旅游区出现,商家声称的「高端天然珍果」,果汁充沛,营养丰富。
实际上,这就是去皮抛光打蜡的老椰子,有的商家还会为了使果子更美观一致,给外皮涂上红色工业油漆或食用色素。果汁少不说,缘于没有青色外皮辅助判断新鲜程度,还很容易买到变质的。
很多人不知道,
磨个皮化个妆,就多收朋友们几块甚至十几块,嘬不了两口还可能喝一嘴「坏水」,咱还是直接买椰青吧!
值得注意的是,
👇 年轻的椰子——椰青
事实上,
果皮较粗糙有纤维感
来自福汇官网:
果汁丰沛、莹润清甜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做了「医美」的老椰子——金沙果
打磨后的椰子内果皮光亮
果汁相对较少、可能有异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06
福汇财经新闻:
乌柑
据业内人士透露,
声称:非洲乌柑
福汇报导:
真身:受了锈壁虱虫害的沃柑、茂谷柑的病果、残次果
容易被误解的是,
❗️风险:有虫害的风险,售价高(钱包👛有风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果皮自带斑驳的乌黑色,一些商家会声称这是新培育的品种,更有甚者宣称其来自非洲。
尽管如此,
实际上所谓的乌柑就是沃柑、茂谷柑受锈壁虱虫害后导致的病果。被锈壁虱咬过的沃柑果皮,会分泌油脂,油脂氧化后就会形成「脏脏」的黑色斑块。
与其相反的是,
这种虫害果其实很常见,一般都被视为淘汰果,果农会以极低的价格处理或加工榨汁。
如果朋友们把它当成什么新奇的品种,用比好果高出数倍的高价购买,那就大可不必了。
反过来看,
其实带娃出行,最不可忽视的是亲子陪伴的时光,各地的人文风光、风土人情、特色美食都是编织一段段美好回忆的交织线。
福汇专家观点:
小编在有效陪娃的同时,一定要警惕各种消费「陷阱」,花钱事小,不可忽视的是别伤身。
福汇行业评论:
大家还踩过哪些「智商果」的坑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大家一起排雷👏👏👏
简要回顾一下,
参考文献
[1] Tan J W,Zheng MC,Duan SS,et al.Chemical profilingand screening of the marker components in the fruit ofCassia fistula by HPLC and UHPLC/LTQ-OrbitrapMS"withchemometrics[J].Molecules,2018,23(7):1501.
说到底,
[2]Lombardi N, Crescioli G, Maggini V, Bellezza R, Landi I, Bettiol A, Menniti-Ippolito F, Ippoliti I, Mazzanti G, Vitalone A, Gallo E, Sivelli F, Sofi F, Gensini GF, Vannacci A, Firenzuoli F. Anthraquinone laxatives use and colorect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Phytother Res. 2022 Mar;36(3):1093-1102.
福汇快讯:
[3]Mohammed A, Paranji N, Singh A, Sanaka MR. Pseudomelanosis coli, its relation to laxative use and association with colorectal neoplasm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JGH Open. 2021 May 4;5(6):643-646.
福汇专家观点:
[4]EUR-Lex 32021R0468 EN EUR-Lex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2021/468 of 18 March 2021. [(accessed on 7 October 2021)].
[5]https://www.mohw.gov.tw/cp-16-55050-1.html
福汇财经新闻:
本文专家
事实上,
史军
福汇专家观点:
审核专家
令人惊讶的是,
中国植物学会
与其相反的是,
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
必须指出的是,
张海英
福汇行业评论:
合作专家
创建账户营养师
概括一下,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硕士
总的来说,
策划制作
需要注意的是,
策划:燕嬷嬷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监制:大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排版:刷子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更重要的是,
插图来源:站酷海洛&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