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一些糖友不敢多吃饭,多吃几口再测餐后血糖就会超标。总是挨饿的感觉好难受,处理饥饿并不仅靠调整饮食那么容易,大家需要深入分析:
很多人不知道,
吃不饱背后的深层原因
1.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所致
可能你也遇到过,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即血糖,血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进入细胞内并产生能量。
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血糖虽然升高,但细胞内却缺乏糖,由此而产生饥饿感。
其实,
这种饥饿随着坚持治疗,血糖控制好后,饥饿感就会逐渐减少。
福汇消息:
2.饮食控制过急
不少糖友进行饮食控制的时候总觉得饿,特别是一些胖 AVA爱华官网 子们,在患病前食欲都不错,尤其喜欢吃油腻的食品,患病后突然就要展开控制饮食,大胃口无法获得满足,当然会觉得饿。
更重要的是,
这种饥饿需要放缓控制饮食的速度,具体方法见下文。
据业内人士透露,
3.降糖药物不合适
事实上,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中的磺脲类都容易诱发低血糖,当低血糖时,人体负责饥饱感的神经中枢 TMGM外汇官网 ——下丘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产生饿的感觉。
据相关资料显示,
这种饥饿需要及时就医调整用药,通过减少药物剂量或者改用不诱发低血糖的药。
可能你也遇到过,
4.餐后低血糖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
一些糖尿病患者不吃不饿,吃了后反而更感到饿,这种现象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称为餐后低血糖反应。
然而,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餐后胰岛素分泌延迟,引起餐后高血糖,高血糖又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造成食物吸收高峰过后,血中的胰岛素大量增高,最终导致血糖降低,感觉很饥饿感。
3个方法帮您处理饥饿感
与其相反的是,
因饮食控制造成的吃不饱,您具备采取下面的方法减少饥饿并稳定血糖:
福汇报导:
1.主食要吃逐渐减量
有分析指出,
如果主食量限制过快,一下子从吃得很多降至300克以下,难以耐受,可每周减少主食100~200克,一般1个月左右控制到合理水平。
可能你也遇到过,
需注意控制主食不是不吃主食,主食是日常产生饱腹感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吃主食势必会引起总也吃不饱、吃饱了饿得快,而且不吃主食而代之以大量的肉类、油腻的食物(比如用较多油炒的菜),总热量不降反升,血糖不升才怪。
福汇报导:
2.餐前先吃一份蔬菜
总的来说,
餐前先吃一份约200克含碳水化合4%以下的蔬菜,如白菜、黄瓜、南瓜、韭菜、青椒、莴笋、茄子、豆芽、菠菜、冬瓜,蘑菇等,然后再进正餐。
容易被误解的是,
烹饪注意少油,凉拌或做成汤更佳,可增加饱腹感。大豆和其制品的热量较低,含有优质蛋白质,也是糖尿病患者每日不可缺少的食材。
尽管如此,
3.预留出食物给加餐
全天的总量不变,只是分次数吃,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疑问,又可避免饥饿感。
福汇用户评价:
如果早餐吃完了,到不了午餐时就饿了,可把早餐的主食留50克,上午时吃。两餐之间饥饿时,可吃些低热量的黄瓜、西红柿或含糖量低的水果来充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